神经信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依托电子科技大学,于2008年获批建设。实验室同时也是“神经信息国际联合研究中心”(科技部,2013)。实验室是学校双一流建设的 “信息医学交叉学科群”的核心基地。实验室定位于信息科学与神经科学的交叉领域,依托的学科有生物医学工程(B+;2020年软科全国第3)、神经科学与行为学(5.8‰)、临床医学(ESI 1% )、“心理学”(软科全国第7-11),以及学校的主流学科-电子科学与技术(A+)、信息与通信工程(A+)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A)。实验室是国内在脑-信息交叉领域最早建立的研究基地,在多个方面的工作处于国际先进水平。实验室的显著特色是大范围的学科交叉和实质性的国际化。
实验室现有神经工程、神经成像、类脑智能三个主要方向。
神经工程方向重点发展脑信息获取的新方法、新技术。在脑电、磁共振以及脑电结合磁共振等宏观尺度脑信息获取方面的研究中,实验室原创的脑电零参考技术,获得了国际同行的广泛使用;研发的宽频脑电采集系统,获得格拉斯哥大学等多个国内外科研单位的实际使用;研发了国内首个基于云原生技术的脑信息平台(WeBrain),被国家脑计划项目所采用。该方向着力解决和重塑相关的卡脖子链,取得了多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研发成果。
神经成像方向侧重利用新方法新技术探究正常脑功能与难治性脑疾病的脑信息机制。该方向基于影像的催产素调控情绪障碍研究,论文量居全球第1;基于影像的癫痫脑机制研究,论文量居全球第11、中国第2。该方向“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对多种难治性脑疾病的影像生物标志进行了深入研究,在多个方面取得了国际先进水平的研究成果。
类脑智能方向重点发展基于脑功能机制的类脑智能技术。该方向在视觉疾病机制与仿视觉机制的新型图像处理技术方面,在国内率先推出了基于高分辨脑成像的数字孪生脑模型平台;提出了整合“脑-器械”交互与“脑-器官”交互的融合智能新方向,创办了“脑器交互”国际期刊,在应用游戏、音乐调控脑功能方面形成了鲜明的特色。该方向“面向世界科技前沿”,探索发展颠覆性的未来智能技术,且已取得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成果,为国防科技做出了独特性的贡献。
实验室高度重视交叉学科人才的培养,重视科研与教育的结合。在本科层面,实验室设立了校内唯一面向全校的校级新工程教育项目-脑智明珠计划,吸引全校的优秀学生,采用单独的教学与实训体系,从第2到第8学期贯通培养,着力培养交叉创新的思维和从事脑科学与类脑智能研究的能力。在研究生层面,在教育部的大力支持下,建立了电子科技大学-加拿大Mcgill大学联合交叉双硕士学位项目(生物医学工程-神经科学),重在培养工程能力与科学思维兼顾的复合性人才,目前已招收2届学生。在博士层面,实验室与Mcgill大学和英国格拉斯哥大学建立了由CSC资助的博士项目。自实验室建立以来,毕业生中已涌现出杰青、思政杰青、优青、青长、青拔、青托、万人计划等优秀人才,在校内外科研教学机构获得高级职称的毕业生超过50位。
实验室现有固定人员62人,包括研究人员58人、技术人员2人、专职管理人员2人。研究队伍中,正高职称31人、副高职称22人,其中国字号人才13人(包括院士/Fellow 3人,特聘专家4人,长江/杰青3人,优青1人,青长1人,青拔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5人。博士生导师30人,硕士生导师53人。固定人员中40岁以下的研究人员约占 45 %,全时外籍非华裔学者比例约占10 %(6人,其中两人已获中国政府友谊奖),形成了具有明显国际化特色的学术队伍。
近5年,实验室承担了科技部、自然科学基金委和科技委的各类项目100余项,科研到账经费约1.2亿。获国家奖1项、省部级奖3项,发表SCI论文510余篇。实验室现有设备资产约8千万元,面积约5000平米。
实验室总体定位是:在神经-信息交叉领域,成为能够代表国家研究水平,具有很强的自主创新能力,能够彰显中国大国地位的科研中心、学术交流中心和高水平人才培养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