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会议

第七届神经信息国际会议投稿和注册系统已开通

发布时间:2022-03-28

第七届神经信息国际会议的投稿和注册系统正式开通啦!欢迎大家投稿和注册参会!

图片

投稿和注册详情请登录会议官网查看:www.neuro-info.com


会议简介:

第七届神经信息国际会议

会议主题:脑器交互与心身医学

脑科学是本世纪最富有挑战性的前沿科学, 而信息科学则是当前最富有活力的学科,两者的交叉领域“神经信息”不仅蕴含诸多重大科学问题,而且对社会发展、人类进步均可能发挥巨大的推动作用。欧M、M国和R本都已实施相关的脑计划,中G脑计划的首轮项目也已正式发布。

电子科技大学长期致力于神经信息交叉领域的研究,经过二十余年的发展,已形成了“神经成像、神经工程和类脑智能”三箭齐发的研究态势,并具有了很好的国际合作研究氛围。为了更好地服务国家需求,推动神经信息交叉领域的发展,在已成功举办六届神经信息国际会议的基础上,电子科技大学和Bacomics(脑器交互)杂志计划于2022年8月19日-21日成都举行第七届神经信息国际会议,诚邀各位专家、学者和博士、硕士研究生莅临!

本次会议主题为“脑器交互与心身医学(Brain-Apparatus Communication and Psychosomatic Medicine)”会议主席为尧德中和陈勇。会议分为大会报告(Keynote),分论坛报告(Symposium)和墙报报告(Poster)三个部分。大会报告由组委会邀请,分论坛报告和墙报报告将从公开摘要投稿中择优录用。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会议将与Taylor & Francis出版社旗下的Brain-Apparatus Communication: A Journal of Bacomics(简称Bacomics)杂志合作,将邀请会议录用的优秀摘要作者将全文投稿至Bacomics杂志,经杂志审稿后予以免费优先发表

特别提醒,若投稿分论坛报告(Symposium),请登录会议官网www.neuro-info.com查看具体要求,投稿需发送至neuroinformation@163.com;若投稿墙报报告(Poster),请从会议官网www.neuro-info.com中登录投稿系统进行直接投稿。

本次会议由电子科技大学和Bacomics杂志主办,电子科技大学成都脑科学研究院临床医院和电子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共同承办,神经信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G脑电联盟、中G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医学神经工程分会、西部脑智联盟、四川省认知科学学会、中G医学科学院神经信息创新单元、全球脑科学联盟(Global Brain Consortium)、四川省脑科学与类脑智能研究院和成都市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等联合协办。

          详情请访问会议官网:www.neuro-info.com

          已确认参会的大会报告者和演讲题目如下(持续更新中):

郭爱克Guo, Aike

中G科学院院士

中G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题目待定

王以政Wang, Yizheng

中G科学院院士

军事医学科学院

题目待定

Valdés-Sosa, Pedro Antonio

古巴科学院院士

电子科技大学/古巴神经科学中心

基于脑电的毕生脑图谱:一项跨国研究

Lifespan brain atlases of EEG sources: a multinational study

以下按姓氏首字母排序

Becker,  Benjamin

电子科技大学

情绪脑调控与解码新方法

New approaches in modulating and decoding  the emotional brain

郭毅Guo,  Yi

深圳市人民医院

抑郁症过度诊断现状及Neuro11量表

何宗岭He, Zongling

电子科技大学成都脑科学研究院临床医院(成都市第四人民医院)

解释偏向介导抑郁症自杀意念的神经机制

The neural mechanism of suicidal ideation  of 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 mediated  by interpretation bias

李凌江Li, Lingjiang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

精神疾病影像学研究的困扰与思考

Reflections on confusions of imaging  studies on mental diseases

李其富Li, Qifu

海南医学院

基于多模态磁共振对癫痫疗效评估研究进展

Research progress in the evaluation of  epilepsy based on multimod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李远清Li, Yuanqing

华南理工大学

多模态/混合脑机接口及其应用

Multimodal / hybrid BCIs and their  clinical applications

吕宝粮LÜ, Baoliang

上海交通大学

多模态情感脑机接口

Multimodal affective  brain-computer interface

明东Ming,  Dong

天津大学

无创脑-机接口发展与挑战

Development and challenge for  non-invasive BCIs

王跃明Wang, Yueming

浙江大学

侵入式脑机接口解码与互适应技术

Decoding and coadaptation in invasive brain-computer  Interface

谢鹏Xie,  Peng

重庆医科大学

微生物-肠-脑轴:神经疾病研究新切入点

Microbiota-gut-brain (MGB) Axis: A new  perspective for neurological disease research

许琪Xu,  Qi

中G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

胶质增生与炎症反应对脑机接口的影响与干预

Influence and intervention of gliosis and  inflammatory reaction on brain computer interface

尧德中Yao, Dezhong

电子科技大学

从脑机接口到脑器交互

From brain-computer interface to  brain-apparatus communication

曾芳Zeng,  Fang

成都中医药大学

基于磁共振技术的针刺中枢机理研究现状

Current research on the central mechanism  of acupuncture based on magnetic resonance technology

周波Zhou,  Bo

四川省人民医院

非自杀性自伤青少年的脑神经机制

Neural mechanisms of adolescents with  non-suicidal self-injury

周昌松Zhou, Changsong

香港浸会大学

脑的分层模块化组织:分割、整合及在个体化不同认知能力下的平衡

Hierarchal modular organization in the  brain: segregation, integration and their balance underlying diverse  cognitive abilities across individuals

左西年Zuo , Xi-Nian

北京师范大学

人脑低频振荡组织的内在频率架构

An intrinsic frequency architecture of organizing  the human brain LFOs

 

          分论坛及墙报投稿主题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脑电处理方法及应用

EEG processing and applications

standardized processing method, software,  application demonstration, etc.

磁共振处理方法及应用

MRI processing and applications

standardized processing method, software, application  demonstration, etc.

脑-器械交互/脑机接口

Brain-machine interface/Brain-computer interface

affective brain-computer interface, motor imagery brain-computer  interface, cognitive brain-computer interface, invasive brain-machine/computer  interface , sEEG based BCI, etc.

脑-器官交互

Brain and the  internal physiological organs

brain and gut,  brain and kidney, brain and heart, brain and muscle, etc.

脑功能调控

Brain modulation

brain modulations  using music, game, tDCS, TMS, ECT, ultrasound, etc.

神经计算与类脑智能

Neurocomputing and  brain-inspired intelligence

digital twin brain,  neurodynamic modeling, brain-inspired intelligent, etc.

心身医学,会诊精神病学

Psychosomatic medicine, Consultation-liaison psychiatry

 

physical and mental  treatment in traditional medicine such as acupuncture, yoga, meditation,  wish, Tai Chi, etc.

脑电或磁共振的创新应用

Innovative  applications using EEG or MRI

applications in  children, clinical trials, rehabilitation, entertainment, etc.

其他Others

   

          重要日期提醒:

2022年4月30日

分论坛报告(Symposium)摘要投稿截止日

2022年5月15日

墙报报告(Poster)摘要投稿截止日

2022年5月30日

所有类型投稿录用通知发放

2022年6月15日

早鸟注册截止日


          会议咨询邮箱:neuroinformation@163.com


大会报告者介绍


郭爱克

1965年毕业于莫斯科大学生物物理学专业,1979年获慕尼黑大学自然科学博士学位,2003年当选为中G科学院院士。现任中G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中G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神经科学研究所研究员。曾任“973”项目《脑发育和可塑性基础研究》和《脑结构与功能的可塑性研究》首席科学家。现担当中G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B类)脑科学前沿与交叉研究《脑功能联结图谱研究计划》的首席科学家。他多年从事视觉信息加工、学习记忆认知和计算神经科学研究。近年来,郭爱克院士在基因-脑-行为-认知相结合的框架下,从演化的角度,对果蝇的学习记忆与抉择等高级认知的精准的神经环路机制开展了系列研究。曾获1993年度中科院自然科学二等奖,2006年度何梁何利生命科学奖, 2004-2006年度上海市劳动模范称号,2006年中G科学院先进工作者称号,2008年度亚太神经网络协会杰出成就奖。

 

王以政

中G科学院院士,JS医学科学院研究员。

 

Valdés-Sosa,Pedro Antonio

古巴科学院院士,自2015年起作为GJ特聘专家全职在电子科技大学工作,现任“中G-古巴神经科技转化前沿研究联合实验室”主任,OHBM Fellow。1973年, Valdes-Sosa教授获得古巴哈瓦那大学医学院医学博士学位, 1976年,获得古巴国家科学研究中心哲学博士学位;目前,Valdes-Sosa教授主要致力于神经信息、神经建模、医学数理统计和EEG/fMRI等领域的基础研究。来华之前Valdes-Sosa教授是古巴神经科学研究中心的副主席,主管科学研究工作;于2011年被选为古巴科学院及拉丁美洲科学院院士,以表彰他在脑电(EEG)和磁共振(MRI)理论和方法研究,在多导联电生理分布源成像、Granger因果连接分析、神经集群数学模型和fMRI-EEG融合技术等领域取得的多项国际公认的原创性成果。自今,Valdes-Sosa教授在国际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180余篇,谷歌学术引用10497余次,H指数54。

 

Becker,Benjamin

2015年通过外籍高水平人才计划全时全职加入电子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现为社会认知与情感神经科学实验室负责人之一。Becker教授在德国特里尔大学和杜塞尔多夫大学取得硕士以及博士学位。在波恩大学精神病学的博士后研究期间,对认知和情感神经科学以及高级神经成像进行过深入研究。目前Becker 教授致力于采用神经影像学与基于机器学习的神经解码和调控等人类认知和情感神经科学手段(如实时神经反馈和新型药理学神经增强剂),研究情绪体验的神经机制和动态行为特征及相应认知策略的调节作用,并基于此进一步结合针对性的神经调控手段,为诸如成瘾和焦虑的精神疾病发展新型无创的治疗方案。自2010年以来,Becker教授在AdvancedScience, PNAS, Psychotherapy and Psychosomatics, eLife, Molecular Psychiatry,Brain, American Journal of Psychiatry, Biological Psychiatry等国际一流期刊上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170余篇,并且参与撰写了认知神经科学和神经成像领域的多部学术著作。目前担任Psychotherapyand Psychosomatics, Psychopharmacology, BMC Neuroscience, and Psychoradiology等杂志的编委会成员以及Neuroscience and Addictive Behaviors的客座编辑。

 

郭毅

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主任医师,深圳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主任。

 

何宗岭

博士,精神科副主任医师,中级心理治疗师,成都市第四人民医院睡眠医学中心主任,成都市高水平临床重点专科抑郁诊疗示范中心负责人,中G医院协会精神病医院分会委员,四川省神经科学学会理事,四川省心理协会临床心理专委会委员,四川省医学会睡眠医学专委会委员,四川省医学会心身医学专委会青年委员,华西精神医学联盟心理测评专业组区域组。从事精神科临床及科研教学工作 10余年,专注抑郁、焦虑症等心身障碍及睡眠障碍的临床诊疗。承担GJ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四川省青年创新基金项目等,发表SCI论文20余篇,抑郁症情感调控系统的脑机制研究获2020年度四川省青年科技奖。

 

李凌江

医学博士,博士生导师,教授,一级主任医师,研究员,湘雅名医,中南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前任所长(1999-2014年);GJ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中G杰出精神科医师,享受GWY政府特殊津贴。中G神经科学学会精神病基础与临床分会(前任)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精神医学分会主任委员,GJ卫计委能力建设和继续教育中心精神病学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湖南省医学会副会长,湖南省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主任委员;中G抑郁障碍研究协作组共同组长,《中G抑郁障碍防治指南第二版》、《中G创伤后应激障碍防治指南第一版》共同主编。《中华精神科杂志》总编辑。全国医学八年制教材《精神病学第三版》主编。主持GJ973课题、GJ支撑计划、GJ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0项,发表学术论文356篇(SCI论文148篇),获GJ科技进步二等奖等成果九项。

 

李其富

医学博士,教授、主任医师、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现任海南医学院教务处处长、临床技能实验教学中心主任和临床医学专业负责人。中G抗癫痫协会理事、癫痫社区管理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电图与癫痫学组委员,中华医学会医学科学研究管理分会临床研究学组委员,中G医师协会神经内科医师分会青年委员,中G医师协会神经介入专业委员会缺血性脑血管病学组委员,中G卒中学会神经介入分会委员,海南省抗癫痫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海南省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和医学教育分会副主任委员。擅长癫痫和脑血管病临床诊治,主要研究方向为癫痫的发病机制研究。主持GJ自然科学基金3项,海南省重点研发计划3项,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6项。出版专著1部,参编专著/教材5部,发表论文60余篇,其中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SCI收录论文20余篇。第一完成人获海南省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和海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各1项,获中G医师协会“住院医师心中的好老师”、 全国高等医学院校青年教师教学大赛三等奖,入选海南省“领军人才”、南海名家青年项目和海南省“515人才工程”第一层次人才,获“海南省高等学校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和“海南省优秀科技工作者”等称号。

 

李远清

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广东省实验室常务副主任、华南理工大学自动化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华南理工大学脑机接口与脑信息处理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IEEE Fellow、GJ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广东省南粤百名杰出人才培养工程人选,获GJ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1项、广东省自然科学一等奖2项等。是IEEE Trans. on Fuzzy Systems, IEEETrans. on Human Machine Systems 等4份SCI国际期刊的副主编。1988年本科毕业于武汉大学数学系,1994年硕士毕业于华南师范大学数学系,1997年博士毕业于华南理工大学自动控制工程系。2000年以来,先后致力于独立分量分析与盲源分离、稀疏编码、机器学习、脑电与fMRI信号分析、脑内视听觉整合、脑机接口及其临床应用等方面的研究。迄今为止,发表论文150余篇,其中在IEEE Trans. on Information Theory,IEEE Trans. on Signal Processing,IEEE Trans.on Biomedical Engineering,IEEE Signal ProcessingMagazine,Proceedings of the IEEE等IEEE期刊上发表长文60余篇,在Brain,Nature Biomed. Eng., Cerebral Cortex, Human Brain Mapping, NeuroImage, MachineLearning,Pattern Recognition,NeuralComputation,Journal of Neural Engineering,NIPS等国际著名期刊及权威会议上发表论文共50余篇。申请获批专利50余项。主持项目包括GJ重点研发计划项目、GJ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科技部863课题、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团队项目、广东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等。担任中G自动化学会常务理事、中G人工智能学会理事、中G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医学神经工程分会副主任委员等。

 

吕宝粮

上海交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长聘教授、博士生导师、IEEE Fellow。1994年获日B京都大学工学博士学位,现任上海交通大学智能交互与认知工程上海高校重点实验室主任、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瑞金医院脑机接口与神经调控中心共同主任和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瑞金医院脑病中心-米哈游联合实验室主任。担任IEEE Transactions on AffectiveComputing、 Journal of Neural Engineering、EEE Transactions on Cognitive and Developmental Systems、《模式识别与人工智能》和《智能科学与技术学报》编委。荣获2018 IEEE Transactions on Autonomous Mental Development最佳论文奖、2020年度吴文俊人工智能自然科学一等奖和2021 IEEE Transactionson Affective Computing最佳论文奖,入选爱思唯尔2020“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主要研究领域包括仿脑计算理论与模型、神经网络、深度学习、情感智能和情感脑机接口。

 

明东

GJ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首批GJ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GWY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教育部科技委委员,天津大学科研院常务副院长、天津大学先进技术研究院院长、天津大学医科建设办公室主任、天津大学医学部执行主任、天津大学医学工程与转化医学研究院院长、智能医学工程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天津脑科学与类脑研究中心主任;IFESS Life Member、中G生物医学工程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主委,《国际生物医学工程杂志》副主编。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及软著80余项,PCT国际专利多项;论文入选英国物理学会IOP高被引奖、JNE Highlight、JNER Highly Accessed、IEEE TBME Cover等,并被Science、Nature专刊报道;相关成果入选国家“十三五”科技创新成就展。

 

王跃明

教育部脑与脑机融合前沿科学中心副主任、浙江大学求是高等研究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学科:计算机科学)、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侵入式脑机接口”研究,围绕脑机接口“实时动态精确解码”、“信息编码与输入反馈”、以及“环境感知与脑机互适应”三个关键问题开展研究,代表性成果包括:国际首个脑机融合视觉增强大鼠机器人、国内首例志愿者侵入式脑控机械手等。发表论文70多篇,包括IEEE Trans. on Pattern Analysis andMachine Intellience、IEEE Trans. on BiomedicalEngineering、IEEE Trans. on Neural Networks and LearningSystems、IEEE Trans. on Image Processing等。作为项目负责人,负责GJ重点研发计划在内的项目超过5000万。成果获国际脑机接口会议(BCI Meeting)脑机接口创新研究提名奖、入选2016年中G高校十大进展、获中G人工智能学会吴文俊人工智能科学技术创新一等奖、获中G人工智能学会杰出贡献奖。担任IEEE Trans. on Cognitive and Developmental Systems (IEEE TCDS)、IEEE Brain Newsletter编委,担任ISO/IEC JTC 1 “新兴技术咨询组”和ISO/IEC JTC 1 “脑机接口技术咨询组”专家,担任IJCAI-PRICAI 2020 HBAI会议主席、全球人工智能技术大会组织委员会和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Brain Informatics (BI 2019)International Workshop on Cyborg Intelligence组织委员会主席。


谢鹏

973首席科学家,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教授、GJ卫健W功能性脑疾病诊治重点实验室主任,中G医师协会神经内科医师分会名誉会长、第三、四届会长,第二届全国创新争先奖获得者,重庆英才优秀科学家,全球神经科学高被引学者,卫生部突贡专家,GWY学位委员会第六、七届学科评议组成员,中G医师协会神经内科医师分会神经心理与情感障碍专委会主任委员,中G蛋白质组学专业委员会(CNHUPO)常务理事,GJ重点学科(神经病学)带头人。主持1项973项目;GJ重点研发专项1项;863项目1项;中G医学科学院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合作重点项目及其他GJ自然科学基金8项。以通讯作者在NEJM、Lancet等杂志上发表SCI论文335篇,单篇最高影响因子91.25分,SCI他引总次数8494次,单篇最高他引745次,Altmetric评分单篇最高1547分,被F1000收录3篇。获GJ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中华医学科技一等奖1项,重庆市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重庆市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全国第五届吴阶平医学研究奖1项,获第八届“中国侨界贡献奖”,被评为第二届“国家名医”(2018)和“科学中G人(2018)年度人物”。授权发明专利7项,科技成果转化2000万元。研究成果改写M国FDA用药指导规范,成果被写入中G医学科学院2016年度《中国医学科技发展报告》、中G科学院2019《科学发展报告》和7项国际权威指南。

 

许琪

中G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副所长、北京协和医学院基础学院副院长。2004年毕业于中G协和医科大学,获博士学位,现任中G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北京协和医学院首批长聘教授、“协和学者”特聘教授,中G医学科学院神经科学中心执行主任。先后获GJ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杰出青年基金”资助,并获“中G青年科技奖”、“中G青年女科学家奖”。20余年来致力于抑郁症、难治性癫痫、精神分裂症、阿尔茨海默病等重性脑疾病的发病机制和药物治疗靶点的研究。已在Nature、Nature Structural & MolecularBiology、Nature Communication 、Neuron、Molecular Psychiatry、American Journal ofPsychiatry、Journal of Experimental Medicine、PNAS等期刊发表通讯作者SCI论文60余篇,均在协和医科大学完成。

 

尧德中

博士(工学1991, 生物医学2005)。四川省脑科学与类脑智能研究院院长(2018-),电子科技大学信息医学研究中心主任(2013-)、神经信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2009-)/科技部国际联合研究中心主任(2013-),全国人D代表(2018-),电子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创院院长(2001-2017)。中G脑电联盟理事长(2018-),中G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副理事长(2015-),中G医学科学院神经信息创新单元负责人(2019-)。2005年获得GJ杰出青年基金,2010年获评为全国优秀教师,2017 入选AIMBE Fellow, 2018获国际脑电图与临床神经科学学会(ECNS) Roy JohnAward。主要成绩:1.在脑电数据处理规范化方面,建立脑电零参考技术和云脑信息处理平台WeBrain;2.在健脑强脑技术方面,开展了脑音乐、脑游戏、脑肌肉、脑肾脏交互等方面的研究,提出了脑器交互学概念,创办脑器交互学国际期刊(微信公众号bacomics);3.在脑机制模型模拟方面,开展了皮层-丘脑-基底节模型和数字孪生脑模型的研究。先后发表期刊论文20余篇,Google 引用1万3千余次,h指数57。2014-2018入选Elsevier“中G高被引学者”榜单,新近入选World’s Top 2% Scientists 的神经科学领域的 “生涯影响力”( 1960-2020)和“年度影响力”(2020)榜单。

 

曾芳

成都中医药大学副校长、教授、针灸脑科学研究中心主任,获得GJ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部省级科技进步一等奖5项,研究方向为针灸效应中枢机制。

 

周波

医学博士、一级专家,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四川省人民医院心身医学中心主任,四川省精神医学中心副主任(主持工作),中华医学会心身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及学科管理协作组组长,中G医师协会心身医学分会常委,中华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委员,GJ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二级岗位,西部(九省)心身医学联盟主席,四川省医学会心身医学专委会主任委员,四川省医学会睡眠医学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四川省精神科医师协会副会长,四川省心理协会副理事长,GJ注册系统心理督导师,曾获得“中G心身医学突出贡献奖”,四川省“优秀精神科医生”,第13批四川省学术带头人,四川省卫计委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等称号,曾获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四川省医学科学一等奖,四川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周昌松

物理学博士,香G浸会大学物理系教授、系主任,浸会大学非线性研究中心主任,计算及理论研究所副所长。1992年获南开大学物理学士, 1997年获南开大学物理博士,1997-2007年在新加坡、 香G、 德国等地从事访问研究, 是洪堡基金获得者。2007年加入香G浸会大学物理系, 2011年获浸会大学“杰出青年研究者校长奖”,2021年获“杰出研究表现校长奖”。周昌松博士致力于复杂系统动力学基础研究及其应用,特别是网络的复杂联结结构与体系的动态行为的关系和相互作用。近几年与国际国内系统和认知神经科学家合作,把这些理论进展应用到大脑的复杂联结结构和活动以及认知功能及障碍的分析和建模等方面研究中。周昌松博士对生物神经网络复杂结构、动力学及其高成本效益如何启发类脑智能具有浓厚的兴趣。在国际交叉学术刊物PNAS,PRL,PhysicsReports,National Science Review, J Neuroscience,NeuroImage, Cerebral Cortex, PLoS Computational Biology等发表论文150余篇 (Google Scholar引用近15800次,H-因子为47)。任Scientific Reports 编委,PLoS One,Cognitive Neurodynamics学术编辑,及多种国际期刊常任审稿人。

 

左西年

北京师范大学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GJ重点实验室教授,麦戈文脑科学研究院发展群体神经科学研究中心主任,应用数学博士。主要从事发展群体神经科学研究,致力于推动神经影像数据共享与开放式脑科学实践,领衔建立了国际信度与可重复性联盟(CoRR)和中G彩巢计划(CCNP),首先在国际上利用神经振荡理论揭示了全脑BOLD信号低频振荡的多频段特征及基底节特异性频段。现担任Human BrainMapping、Network Neuroscience、Neuroscience、《中G科学数据》等副主编或资深编委,曾任国际人脑图谱学会理事和程序委员会主席(2018-2021),自2017年起连续入选科睿唯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榜单。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FiDgEVdRdJHCNISOSBWeV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