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队负责人:尧德中 教授
研究方向:主要致力于神经信息的检测、分析技术的创新发展,以及基于新技术的脑功能、脑疾病分析
团队负责人:陈华富 教授
研究方向:致力于应用多模态神经影像技术(功能磁共振成像、结构磁共振成像、弥散张量成像与脑电)及计算方法(模式识别、图论分析、功能连接与有效连接)探测人脑功能
团队负责人:李永杰 教授
研究方向:探索生物视觉的感知与整合机理,建立视觉计算模型框架,发展脑智信息处理系统
团队负责人:蒋田仔 教授
研究方向:脑网络组图谱;脑进化机制;脑发育,老化机制;神经调节及康复;影像遗传学
团队负责人:李凌 教授
研究方向:利用行为记录(含眼动行为)、现代成像技术和现代信号处理方法来探索视觉注意的神经机制
团队负责人:Keith Kendrick 教授
研究方向:通过临床前和临床研究,试图回答: 大脑如何控制社会、认知和情感行为;精神疾病的功能紊乱的原因和方式;研究新的治疗方法。
团队负责人:Pedro Valdes Sosa 教授
研究方向:新药剂与影像结合的老年痴呆症的早期监测;通过脑-机交互和实时神经反馈技术,矫正导致神经系统紊乱和精神疾病的脑网络改变,从而达到治愈的目的;探讨开发脑部MRI用于临床研究的尖端创新技术
团队负责人:孟春 研究员
研究方向:基于信息科学探索大脑功能连接的神经生理基础
团队负责人:周军 教授
研究方向:探寻算法、硬件架构、电路等跨层协同设计,研究微型化、低功耗、智能化的嵌入式智能感知芯片,并在此基础上
团队负责人:张涛 教授
研究方向:磁共振成像系统与技术;磁共振成像序列设计开发、图像重建算法及图像后处理;超高场磁共振成像系统;磁共振脑功能成像及多模态脑功能成像技术及临床应用;基于人工智能、大数据的医学图像重建、后处理及临床应用
团队负责人:戴静 副主任医师
研究方向:精神心理疾病的病因学研究; 脑影像与分子遗传学技术相结合来研究精神疾病的变化; 采用电生理结合磁共振方法对患病率极高的失眠症进行研究; 精神疾病中的认知功能症状与长期疗效、康复和社会功能结合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