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论文
生命学院研究生在国际顶级会议ICCV上发表口头报告论文
近日,计算机视觉领域最顶级的国际会议之一ICCV(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puter Vision)以口头报告(oral)的形式录用了我校生命学院(神经信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硕士研究生高绍兵及其所在团队完成的最新研究成果(Shaobing Gao, Kaifu Yang, Chaoyi Li, Yongjie Li*, A Color Constancy Model with Double-Opponency Mechanisms(一种基于双拮抗机制的颜色恒常性模型))。高绍兵为第一作者(目前为该团队的一年级博士生),通讯作者为其导师李永杰教授。所有作者的所在单位均为生命学院。
由IEEE举办的两年一次的ICCV会议,是计算机视觉领域最顶级的会议之一(另外一个是IEEE CVPR)。ICCV会议在CiteSeer impact factor排名中,位于所有计算机科学类的期刊和会议的前5%(ICCV has CiteSeer impact factor rankings in the top 5% of all computer science journals and conferences.)。本次会议总共接收到来自全世界计算机视觉领域的研究人员投稿1629篇,每篇投稿经过三位评审专家的盲评,会议决定录用为海报张贴(poster)的论文为414篇,录取率为27.87%,而录用为口头报告(oral paper)的论文为41篇,录取率仅为2.52%。该论文是今年来自中国大陆高校的唯一一篇口头报告论文(以往每届的ICCV会议中,被录用的大陆高校论文约在30篇左右,而口头报告论文则维持在1~2篇)。国际计算机视觉领域普遍认为,ICCV/CVPR会议代表了计算机视觉领域的旗舰和风向标,而其oral paper则基本代表当年度计算机视觉领域的最高水准。
颜色感知是人类正确识别物体的基础,而颜色恒常性是人类视觉系统实现颜色感知的重要功能之一,即能够一定程度上自适应地排除光照条件对物体颜色的影响,正确地感知实物本身所固有的颜色。这种颜色恒常性对人类适应环境具有重要意义。颜色恒常性的实现也是机器视觉领域的基础问题之一。颜色恒常性问题的难度在于,自然光常受时间、地域、天气、气候等因素的影响,在色温、光谱功率分布等方面随时随地存在一定的变化。在该论文中,作者采用一种独特的方式模拟了人类大脑视觉系统中的颜色双拮抗机制,简单有效地实现了对各种场景下的色偏图像的颜色矫正。审稿人评论此工作为“the model seems very promising and is based on the color processing mechanisms of the human visual system (HVS) which is usually admired for its strong color constancy properties. … the approach by the authors is quite novel.”(概括译文:该模型模拟了以颜色拮抗特性为核心的视觉系统信息加工机制,方法极为新颖)。这一成果无论对于解决计算机视觉领域基本问题(场景颜色矫正),还是对于阐明大脑视觉系统的工作原理,都具有重要意义。
ICCV会议录用结果见:http://www.cs.toronto.edu/~kyros/local_outgoing/ICCV-Final-Results/.
在此之前,李永杰教授课题组的另一位研究生杨开富的博士一年级阶段的研究成果被2013年的CVPR(IEEE Conference on Computer Vision and Pattern Recognition)录用。CVPR与ICCV一起,被看作是计算机视觉及模式识别领域两大顶级国际会议。
以上这些成果来自于生命学院(神经信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的视觉机制与计算团队。该团队的带头人为李朝义,团队成员包括李永杰教授、颜红梅教授、王玲博士和陈科博士。该团队的主要的研究方向包括大脑视觉系统的电生理学、心理物理学实验研究,以及计算模型及其在计算机视觉中的应用研究。研究的最终目的,一方面在于阐明和揭示生物视觉机理,另一方面在于建立具有生物视觉机理的计算机视觉应用系统。近三年来,该团队在Cerebral Cortex、NeuroImage等一区期刊、PLoS ONE等综合性期刊、IEEE TBME等工程性期刊、ICCV、CVPR等国际顶级会议上发表多篇学术论文,申请中国发明专利15项目(其中已授权10项),获得973项目子课题、NSFC重大研究计划项目、NSFC面上项目、青年项目等多个国家级项目。
由IEEE举办的两年一次的ICCV会议,是计算机视觉领域最顶级的会议之一(另外一个是IEEE CVPR)。ICCV会议在CiteSeer impact factor排名中,位于所有计算机科学类的期刊和会议的前5%(ICCV has CiteSeer impact factor rankings in the top 5% of all computer science journals and conferences.)。本次会议总共接收到来自全世界计算机视觉领域的研究人员投稿1629篇,每篇投稿经过三位评审专家的盲评,会议决定录用为海报张贴(poster)的论文为414篇,录取率为27.87%,而录用为口头报告(oral paper)的论文为41篇,录取率仅为2.52%。该论文是今年来自中国大陆高校的唯一一篇口头报告论文(以往每届的ICCV会议中,被录用的大陆高校论文约在30篇左右,而口头报告论文则维持在1~2篇)。国际计算机视觉领域普遍认为,ICCV/CVPR会议代表了计算机视觉领域的旗舰和风向标,而其oral paper则基本代表当年度计算机视觉领域的最高水准。
颜色感知是人类正确识别物体的基础,而颜色恒常性是人类视觉系统实现颜色感知的重要功能之一,即能够一定程度上自适应地排除光照条件对物体颜色的影响,正确地感知实物本身所固有的颜色。这种颜色恒常性对人类适应环境具有重要意义。颜色恒常性的实现也是机器视觉领域的基础问题之一。颜色恒常性问题的难度在于,自然光常受时间、地域、天气、气候等因素的影响,在色温、光谱功率分布等方面随时随地存在一定的变化。在该论文中,作者采用一种独特的方式模拟了人类大脑视觉系统中的颜色双拮抗机制,简单有效地实现了对各种场景下的色偏图像的颜色矫正。审稿人评论此工作为“the model seems very promising and is based on the color processing mechanisms of the human visual system (HVS) which is usually admired for its strong color constancy properties. … the approach by the authors is quite novel.”(概括译文:该模型模拟了以颜色拮抗特性为核心的视觉系统信息加工机制,方法极为新颖)。这一成果无论对于解决计算机视觉领域基本问题(场景颜色矫正),还是对于阐明大脑视觉系统的工作原理,都具有重要意义。
ICCV会议录用结果见:http://www.cs.toronto.edu/~kyros/local_outgoing/ICCV-Final-Results/.
在此之前,李永杰教授课题组的另一位研究生杨开富的博士一年级阶段的研究成果被2013年的CVPR(IEEE Conference on Computer Vision and Pattern Recognition)录用。CVPR与ICCV一起,被看作是计算机视觉及模式识别领域两大顶级国际会议。
以上这些成果来自于生命学院(神经信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的视觉机制与计算团队。该团队的带头人为李朝义,团队成员包括李永杰教授、颜红梅教授、王玲博士和陈科博士。该团队的主要的研究方向包括大脑视觉系统的电生理学、心理物理学实验研究,以及计算模型及其在计算机视觉中的应用研究。研究的最终目的,一方面在于阐明和揭示生物视觉机理,另一方面在于建立具有生物视觉机理的计算机视觉应用系统。近三年来,该团队在Cerebral Cortex、NeuroImage等一区期刊、PLoS ONE等综合性期刊、IEEE TBME等工程性期刊、ICCV、CVPR等国际顶级会议上发表多篇学术论文,申请中国发明专利15项目(其中已授权10项),获得973项目子课题、NSFC重大研究计划项目、NSFC面上项目、青年项目等多个国家级项目。
- 版权所有:神经信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建设北路二段四号电子科技大学 邮编:610054
- 电子邮件:neuro@uestc.edu.cn
- All Copy Rights Reserved 2014